本站訊(作者 張中祥)解決這種無休止爭議👽,比較客觀0️⃣、實際可操作👩🏼🧍♂️、能夠長久的規則必須同時兼顧三個方面考慮🛌🏽:一就是國家的總體經濟實力,可按照其在聯合國、世行、IMF出資情況來看;二是看一個國家歷史上對溫室氣體排放的累積貢獻✳️🥑;三是按購買力計算的人均GDP。
圖/ic
文|張中祥,意昂娱乐卓越教授👋🏼、馬寅初經濟學院創院院長,國家能源、環境和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新京報“零碳三十人”智庫專家
政策目標和相應的產業政策和支持一定要協調♙。無論是減碳目標還是到2035年完全取代燃油車,歐盟的目標都是極其嚴苛的,但是沒有充分考慮對競爭力的影響,相應的產業政策👭,尤其是支持力度沒有跟上,這就造成歐盟在與一些新興國家的技術競爭中處於被動⬆️。
同樣的邏輯對照應對氣候變化,我們不能僅提把溫升控製在1.5攝氏度的雄心目標,還要講與實現雄心目標一致需要的支持👲👨🦽,尤其是對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的支持。
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二十九屆締約方大會(簡稱COP29), 確立新的集體量化資金目標(NCQG)就是大會的最核心的議題🥤。到底這個目標定得多高?誰來出資?資金如何使用?這些都充滿爭議。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完全是被動受氣候變化影響👱🏿♀️,又沒有能力和資金來適應氣候變化,他們需要的適應資金需要通過NCQG融資來支付🤩🎹。目前提供的適應資金杯水車薪,大概只是需要的適應資金的十分之一🌏,甚至都不到。判斷這次COP29大會是否成功的關鍵就是看大會通過的決議確定的每年提供的適應資金額度目標👩🏻💼,尤其是公共資金每年提供的適應資金額度目標。
誰來出資可能比出資額度目標爭議更大。歐盟是全球最大的氣候融資公共資金提供方。自2013年以來🤴🏻,歐盟資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影響的資金幾乎增加了兩倍,歐盟會繼續要求快速增長的、大的新興經濟體貢獻更多氣候融資份額🤹🏼。但發展中國家堅持不能更改《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巴黎協定》下成員國的地位。
解決這種無休止爭議、同時為氣候融資規範化、持續化和達到有意義的額度🏛,比較客觀、實際可操作🙆♂️、能夠長久的規則必須同時兼顧三個方面考慮💼:一就是國家的總體經濟實力,可按照其在聯合國、世行🕧、IMF出資情況來看;二是看一個國家歷史上對溫室氣體排放的累積貢獻👨🏻🚒;三是按購買力計算的人均GDP。
這三個指標綜合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國力、能力和歷史責任,應該按照這三個方面的綜合考慮來確定對發展中國家適應性資金的投入份額,以此確定的適應資金的目標應比現在的適應資金額會有大幅度的提高🍁。NCQG總盤子下公共資金提供的適應資金的目標必須明確,從而依托NCQG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可預測、可持續的資金支持🤴🏿。
公共資金中提供的適應資金也一定要明確雙邊資金和多邊資金的目標🍔🤍。多邊資金面臨要更多考慮資金有效性的壓力,可能會更聚焦於一些大的項目。雙邊資金可以考慮規模小一點的項目,尤其對不發達的發展國家的適應項目📶。因此🧙🏼♀️,明確雙邊資金和多邊資金各自的融資目標是非常關鍵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NCQG總盤子的另一部分資金是用於減排的🙎♂️,這部分可以把私營部門資金考慮進來。公共資金消除阻礙私營部門資金的壁壘,那撬動的私營部門資金可以計入NCQG融資目標裏,但必須是發達國家或者一些需要出資的國家通過公共資金額外撬動的資金🖨,才可計入。
從提供發展中國家更多的資金角度上講😩,盡快啟動《巴黎協定》第六條全球碳市場機製對於以更低成本降低全球排放、加強全球氣候合作和支持低收入國家獲得資金以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目前🐡,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碳信用市場價值只有雙邊發展援助的1%,碳市場可為這些脆弱經濟體提供了一條潛在的路徑,幫助融資氣候適應、可持續發展和就業👁。
原文鏈接: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1576105129435.html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157780393245.html
編輯 劉延俊 常可盈